当刘虹走过特罗卡德罗广场上的拱门时,她的脸上并没有流露出太多复杂的情绪。
1小时31分24秒,这是37岁的刘虹在巴黎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赛道上的最终成绩,比第一个冲过终点的杨家玉慢了5分30秒,排名所有选手中的第21位。
完成比赛后,刘虹第一时间走到女儿熙熙身边,将她抱起来,而她的丈夫刘学也在她身旁送上了鼓励和祝福。那一刻,刘虹的眼眶还是有一些湿润。
“5届比赛,100公里,我给刘虹打100分。”那一刻,刘学和身旁相熟的记者说了这样一番话。
据接近中国田径队的相关人士和澎湃新闻(www.thepaepr.cn)记者透露,由于这场比赛的成绩不算理想,刘虹大概率将不会出战几天后的混合接力竞走比赛,这也就意味着,刘虹可能已经完成了她在奥运生涯里的最后一场竞走。
从“竞走女王”到“妈妈运动员”,割舍不下对竞走的爱
从2008年第一次在北京奥运会上亮相拿到第四名,到2012年在伦敦奥运会上走上这个项目的领奖台,再到2016年在里约夺冠并且成为媒体口中的“竞走女王”,然后在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上为中国田径争回了一枚宝贵的铜牌,这位“五朝元老”不仅给中国军团留下了不少宝贵的奖牌和精彩的比赛瞬间,同时也给中国体育书写了一段另类而潇洒的体育故事。
不同于绝大多数中国运动员的成长轨迹,刘虹在登上奥运巅峰之后突然选择回归家庭。彼时,外界的舆论不能理解,这样一位“竞走女王”为什么会如此果断地决定淡出赛场、结婚生子,将人生的重心向家庭倾斜。而就当外界开始在东京奥运周期里寻找中国女子竞走的新“女王”时,刘虹带着“妈妈运动员”的头衔又重披战袍,站上赛道,原因简单而朴实——割舍不下对竞走的爱,希望再次“超越自我”。
刘虹决定复出时,她已经32岁了,对于国内竞技运动员的职业寿命来说,这无疑是“老将”的年纪。更重要的是,在此之前,刘虹已经有两年没有系统训练了。
“妈妈运动员”的恢复训练,要比一般人艰苦得多,光是断母乳和减肥就要花费很大的力气。更何况刘虹在当时由于剖宫产,遗留的腹痛并未完全消除,腹直肌分离尚有一指以上的宽度,同时肌肉水平衰退严重,体重达到56公斤左右。
不过,这些客观困难没有吓退刘虹,从起初三个月的瑜伽训练和少量跑步机竞走,到后期的高原训练,刘虹恢复了9个月。而在17周的专项训练里,刘虹的训练强度也逐渐接近曾经的水平。
刘虹曾告诉澎湃新闻记者,“在最艰苦的那段日子里,每周的训练量可以达到190公里左右。”
而在复出的最初那段时间,她的最大周训练量已经有133公里,最大单月训练量也有450公里,这些强度都已经达到了她巅峰状态的七成左右。
当舆论都在称赞刘虹的“决心和毅力”时,她却并不太愿意用这两个词来概括这一切,“如果别人不能理解我的选择,就会觉得需要很大勇气,但对我来说,都是一个自然而然的、水到渠成的过程。”
在刘虹自己看来,“决心和毅力,都有些不情愿和不得已的意思,我觉得不管是选择退役还是复出,我都遵从自己的内心,算是一个挺愉快的过程。”
赛后,一张刘虹与最终的冠军杨家玉并肩前行的照片在网上流传。但这不是她们并驾齐驱,也不是二人携手向终点冲刺,而是刘虹被杨家玉套圈了。
“这象征着中国女子竞走两代人的传承。”有网友评论说。
“那已经到后程了,差不多还剩一圈不到两圈的样子,佩雷斯在后面追得很紧,我就给杨家玉加油,让她坚持住。2016年的时候,小队员还没有起势,自己确实有那份责任。现在年轻运动员越来越好,所以说传承也好、交接班也罢,在我的第五届奥运会之后,我真的没有任何遗憾了。”刘虹说。
在竞走和马拉松之间切换,成为了一个“探路者”
在回归竞走赛道的这几年,刘虹带回来的不只是正能量的故事,还有她的竞争力——2019年的3月份,刘虹在安徽黄山全国大奖赛的50公里竞走中以3小时59分15秒赢得冠军,成为了田径史上首位在该项目上突破4小时的女性运动员;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上,当切阳什姐和杨家玉在札幌大通公园逐渐掉队时,她顶住压力赢回一枚铜牌;2023年,在斯洛伐克进行的田联竞走巡回赛杜丁西站中,刘虹以2小时40分06秒获得女子35公里项目的银牌,打破了此前由中国名将切阳什姐保持的2小时40分37秒的亚洲纪录。
“不管是国际还是中国,越来越多运动员能够在三十六七岁的年龄依旧出成绩,所以我们能够让大家看到我们(老将)的潜力和空间。”在刘虹看来,中国体坛的“新一代老将”就应该有这样的自信和乐观,“如果这样的生活方式也能让竞技体育更好,我觉得也是一个好事情。”
事实上,从2022年开始,刘虹就自由切换在竞走和马拉松之间。陕西全运会后,她决定转战马拉松,而在俄勒冈世锦赛前的两个月,她又临时决定再次参赛竞走,回归队伍后帮助年轻队员稳定心态,并且最终以1小时29分位列第五。
“从运动员的角色来说,我成为了一个‘探路者’,在为后来者寻找新的解决方案。”
年龄只是数字,纪录只是点缀,生活才是她的真爱
在去年的俄勒冈世锦赛之后,刘虹就告诉澎湃新闻记者,随着女儿一天天长大,他们一家也改变了带着女儿东奔西跑的训练和参赛模式,转而以女儿为中心选择在昆明训练,“我们一直没有放弃对孩子的陪伴。以前拿成绩可能是我最大的乐趣,现在孩子从幼儿园回来以后说受到老师表扬了,是我更大的乐趣。”
值得一提的是,早在一年前,当刘虹和澎湃新闻记者说起未来的计划时,她就曾表示,“希望让孩子到现场见证妈妈的最后一届奥运会,这也是我决定复出时就想做到的一点。”
如今,刘虹终于实现了她的这个小梦想,带着女儿一起完成了自己的最后一场奥运表演。新华社曾在刘虹的一篇报道中写下这样一句评价,“年龄给刘虹带来的一份礼物,就是与年轻时不同的参赛体验。”
巴黎奥运女子20公里竞走赛后,新华社记者再次问到这个刘虹可能已经回答无数次的问题——“这会是您的最后一届奥运会吗?”她还是停顿了一下,说:“每一届下来,我都觉得自己不会再练了,我需要一些时间来消化,所以现在没法给你答复。但相对来说的话,我觉得,下一届,大概率,很难了。”说完,刘虹笑了。
对于刘虹而言,年龄只是数字,纪录只是点缀,生活才是她的真爱。巴黎奥运的“最后一舞”,为她这段潇洒的竞走人生,画上了一个漂亮的惊叹号。